首页 > 乡村振兴 正文

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(二)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1-12-27 

  姜黛珠    研究员   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

  2011年12月27日
  二.叶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
  叶霉病主要危害番茄,在设施栽培中危害十分严重。
  (一)症状 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,严重时也可危害茎、花、果实等。发病时从下部叶片开始,逐渐向上蔓延。发病初期,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,叶背面长出灰紫色致黑褐色的绒状霉层。发病条件适宜时,病斑正面也长出霉层,病斑扩大,叶片卷曲干枯。果实发病,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斑,病部硬化稍凹陷,表皮下有时产生针头状小黑点。花发病后发霉枯死,茎、果柄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。
  (二)发病条件 该病是真菌病害。病菌在病株残体或种子表皮内外越冬,第二年通过气流、灌溉水传播。发病适温为25℃左右,空气相对湿度在80%以上,以95%的空气湿度为最适宜。在高温、高湿的保护地内,加上连作、地势低洼、密度大、连阴天等因素,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。而在光照充足、温度在30℃以上、湿度小时不易发病。
  (三)防治方法
  1. 品种和种子 选用高抗叶霉病的品种,若种子带菌可用温汤浸种杀菌。
  2. 轮作 与非茄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。
  3. 田间管理 增施磷、钾肥;高畦、覆盖地膜;合理密植、大小行栽培;采用膜下暗灌或微喷灌、滴灌,控制明沟灌水;加强通风,降低湿度;及时摘除黄、老、病叶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。
  4. 棚、室消毒 栽培前对棚、室进行消毒。可用2.4千克硫磺粉加5千克锯末放在500平方米(南北净跨度7米,东西长70米左右)的温室空间点燃熏蒸,12小时后通风散气24小时,然后栽培番茄。在番茄定植后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,方法同晚疫病。
  5. 高温闷棚 在晴天中午关闭棚、室的通风口,提高室内的温度至35-36℃,保持2小时,可抑制病菌的蔓延。
  6. 药剂防治 发病初期可用:武夷霉素150倍液;50%多菌灵500倍液;50%扑海因1500倍液;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;47%加瑞农800-1000倍液。上述农药选一种或几种交替使用,每7-10天一次,连喷2-3次。
  三.灰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
  灰霉病危害番茄及多种茄科、葫芦科、豆科疏菜,在北方的设施栽培地区发病十分严重和普遍。
  (一)症状 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,也侵害叶和茎。幼苗发病,子叶先端发黄,病斑呈“V”字形向叶内发展,后扩散到茎,茎部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斑,病斑收缩、折断、死苗。成株发病多从叶尖端或叶缘出现淡黄色病斑,呈“V”字形向叶内发展,形成大小不一的枯斑,有深浅相同的轮纹。病斑边缘与健叶部分分界明显,部分叶片萎蔫下垂。茎被害时出现水浸状小班后扩散为长椭圆形,潮湿时病部长出灰褐色霉状物。花萼被害,花暗褐色,渐干枯。果实被害,先在果柄托叶凹陷处呈水浸状灰白色病斑,继而软腐,潮湿时病部表面生出浓密的灰褐色霉层。青、红果均可受害,一般第一穗果发病最严重。
  (二)发病条件 该病是真菌病害,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然而,在保护地内冬季仍可发病,无越冬现象,第二年靠风、雨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。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,生长温度范围为2-31℃,适温为23℃左右,适宜的湿度为94%以上。在北方冬季保护地内,低温高湿,连阴天,不及时放风时,病害严重。当温度高于30℃或低于2℃,空气相对湿度在90%以下时,病害停止蔓延。
  (三)防治方法
  1. 品种 选用高抗灰霉病的品种。
  2. 种子 可用50-55℃的温汤浸种25分钟,消灭种子可能携带的病菌。
  3. 轮作 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。
  4. 育苗 使用塑料穴盘基质育苗。育苗前,需用50%多菌灵500倍液对育苗床架及重复使用的穴盘进行消毒。
  5. 田间管理 高畦、覆盖地膜;合理密植、大小行栽培;采用膜下暗灌或微喷灌、滴灌,控制明沟灌水;加强通风,提高温度,降低湿度。及时清洁田园,摘除黄、老、病叶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。
  6. 药剂防治 在蘸(喷)花用的“番茄丰产剂2号”溶液中加入1000倍的50%速克灵液,使花器沾药;坐果时,用1000倍速克灵或多菌灵,每隔7天喷一次,连续喷果2次,可预防花果染病。
  发病初可用:50%速克灵1500-2000倍液;50%扑海因1500倍液;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;50%多菌灵500倍液;武夷霉素100倍液;50%农利灵1000倍液;50%多霉灵1500倍液之一种或几种交替使用,每7-10天一次,连喷2-3次。
  四.晚疫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
  晚疫病主要危害番茄,也危害茄子、马铃薯等茄科作物,是番茄的主要病害。
  (一)症状 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,也可危害茎部。幼苗发病,先从叶片开始,而后扩展到茎部,近叶柄处的茎呈黑褐色并腐烂,严重时植株萎蔫折倒、枯死。潮湿时,病部生白色霉层。成株中下部叶片先发病,叶片尖端或叶缘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形,渐变为暗褐色。病斑周围与健康组织交界处为浅绿色,病斑背面叶脉深褐色。湿度大时,病、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状物。茎受害,病斑初为暗绿色,后变为边缘不清晰、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。果实发病,青果在近果柄处形成油浸状、暗绿色病斑,渐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,边缘云纹状,病部质地较硬。潮湿时,病部长出少量白霉,果实迅速腐烂。
  (二)发病条件 番茄晚疫病为真菌病害,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也可在保护地植株上越冬。第二年借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。在15-25℃的气温,较高的空气湿度,特别是有水滴的条件下,病害发生严重。此外,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密度过大、田间湿度过高、氮肥多造成徒长、植株衰弱、连作时,病害易于发生和流行。